对于1197还有很多栏目可以写的,不过限于本系列篇幅的关系,就不再罗嗦了。
老实说,写前面四篇文章的时候心情是不同的。写小说连播更多的是感谢这个栏目让我交了个好朋友。写葛叔叔更多的是调侃,写说说唱唱有些怒其不争,写广播书场更多的是悲伤。
自我的感觉是广播书场的那篇文章写的最过差劲,这原因吗,其一是初写的时候感觉不错,可惜电脑给我开了个玩笑。其二吗,或许正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写,所以就不知道到底怎么写了。
我一直还想写《小燕有约》的,可惜这节目不是1197,而是103.7
客观来说,我接触流行音乐的时间应该是蛮早的。由于家里有亲戚在港台,所以还没念书的时候我就有幸能听听当时的港台歌曲。而且叔叔隔三岔五都要寄些磁带回来。只是这广东话我实在听不懂,所以这音乐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新鲜,旋律很新奇罢了。
后来渐渐长大,偶尔的一次机会,听到了103.7的小燕有约。我还以为这是103.7自己做的节目,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是特约节目,怪不得节目质量和当时103.7其他节目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连节目中的片花都那么好听,不得不感叹张阿姨太有才了!!!
曾经我说过,听小燕有约很长时间成为我的习惯。因为可以不花钱就能听到最新的流行歌曲,因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专辑,因为每个星期五张小燕会请嘉宾来做访谈。有点感觉像是星期书会,哈哈。
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好节目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最后还是没得听了。
曾几何时习习跟我说过,做人要知足。不是任何东西你都有机会去尝试的。就像听老先生的书,你听过了,你很幸运,因为有很多人都没听过。你没听过,你也没什么不幸,因为有很多人和你一样都没听过。有时候也只能用这个说词来平息一下自己的感情了。
1197系列就写到这里了,下次写什么,还需要思考思考。
顺便强烈谴责一下伟大的“长城”!!!!!
难道你们就这么厌恶Google吗?
星期五, 三月 23, 2007
星期四, 三月 22, 2007
广播书场&星期书会
实在郁闷,居然体会了一下重新写文章的感觉,第一次写眼看就要完成了,居然死机了!!!万恶的电脑!!!
很多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从小就喜欢听评弹的,其实么,趁着写博客来纠正一下错误的观点。我是从初中开始听评弹的。所以,可以说广播书场和星期书会是我所有收听栏目里听龄最短的。以至于我都没赶上当年蒋老老主持书会的年头,而今想来甚是可惜!!!
关于广播书场,我想他在1197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1197里屈指可数的时长为1小时的栏目。而且也是除王小毛之外的没有被大刀阔斧地修改过的栏目(当然曾经走过一段时间弯路,不过好在小黑皮弟弟倡导的联名上书运动成功,迫使广播书场重新调整回到了原来的轨迹。虽然我个人对小黑皮是有意见的,不过客观上我还是肯定他这次运动的结果。当然至于他的动机么,只有天晓得了)。感觉这个栏目幸而是电台而不是电视台做的,看看现在电视书苑的质量,就能明白广播书场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曾经有位大虾在乌云(应该是吴韵,但是我们现在都习惯叫乌云了)论坛贴了个当年广播书场的编辑余阿姨的回忆录。看了看相当有味道。里面写了余阿姨和那些老先生的事情,有阿苏,老夫子,顾老老,老蒋等等等等,当然余阿姨是幸运的,现在1197里面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录音,都是余阿姨做编辑的时候录的。不过余阿姨也很不幸,不幸的是她第一个想录的长篇杨乃武,因为严雪亭先生在文革期间遭受的不公平打击致使严先生身患重疾,那时已经不可能在拿起三弦重振当年弹词皇帝的风采了(惜乎惜乎!!若是严先生能留下全本杨乃武的话……可惜,现在只能可惜了。搜寻了很久,也不过找到6回杨乃武的分回。一代弹词皇帝居然没有留下一部长篇,可恨那个不要脸的上评当权者!!)余阿姨还有一个不幸的事情就是,她看着一个个老先生离去,有顾老老,有老夫子,有苏老师。
想起余阿姨回忆苏老师的情节,真是感人。苏老师和江老师录玉蜻蜓,录了三回书。苏老师和余阿姨商量,他再跑一个码头就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定定心心录长篇,你看啊来是?余阿姨当然答应了苏老师的要求,可是……那之后苏老师再也没有走进1197的录音室。这三回玉蜻蜓也成了他和江老师的最后的合作。想想居然看着那么多大师离开,余阿姨心里肯定非常难过吧。
现在想想苏老师退休前还要去跑马头,看看现在的说书先生,真的是日子过的太滋润了。居然说什么待遇太差?也不想想,当年解放前,老先生们为了生计,一天要说6付书场,夜里再说2个电台!!你们现在不过50不到,有些30左右,每天只说2个小时书,有什么资格整天抱怨?
看看现在电台里放的长篇,几乎都是60-63年,还有文革后的录音,明显的对比是,60-63年的录音都是那些老先生风头最健的时候。不论说表还是弹唱都数上乘。然而文革之后的录音明显能感觉到虽然老先生们是饱含热情,但是岁月不饶人,那个不堪回首的10年耽误了太多的东西了。如果没有那10年,或许严先生不会得那个和阿里一样的病,那么他肯定愿意把杨乃武录全;如果没有那10年,或许蒋老老可以录下蜻蜓尾巴白蛇头(而不是现在我们听到的白蛇尾巴蜻蜓头);如果没有那个10年,老夫子的张调可以唱的更加激昂;如果没有那10年,彬彬叔叔可以再多托几个朱阿姨的琴调唱片。如果没有那10年,后来的广播书场也不会没落到被壮阳药霸占时间!!!
万恶的10年!!!
曾几何时有个笑话,说那里的书都很好听,你可以听,严雪亭的杨乃武,蒋月泉的玉蜻蜓,张双档的十美图,周羽泉的文物香球,徐云志的三笑,大杨老师的西厢,还有超级下手苏似荫,万能下手朱慧珍,悲情女王徐丽仙,你想听什么就可以听什么。现在想想还真是如此……
很多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从小就喜欢听评弹的,其实么,趁着写博客来纠正一下错误的观点。我是从初中开始听评弹的。所以,可以说广播书场和星期书会是我所有收听栏目里听龄最短的。以至于我都没赶上当年蒋老老主持书会的年头,而今想来甚是可惜!!!
关于广播书场,我想他在1197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1197里屈指可数的时长为1小时的栏目。而且也是除王小毛之外的没有被大刀阔斧地修改过的栏目(当然曾经走过一段时间弯路,不过好在小黑皮弟弟倡导的联名上书运动成功,迫使广播书场重新调整回到了原来的轨迹。虽然我个人对小黑皮是有意见的,不过客观上我还是肯定他这次运动的结果。当然至于他的动机么,只有天晓得了)。感觉这个栏目幸而是电台而不是电视台做的,看看现在电视书苑的质量,就能明白广播书场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曾经有位大虾在乌云(应该是吴韵,但是我们现在都习惯叫乌云了)论坛贴了个当年广播书场的编辑余阿姨的回忆录。看了看相当有味道。里面写了余阿姨和那些老先生的事情,有阿苏,老夫子,顾老老,老蒋等等等等,当然余阿姨是幸运的,现在1197里面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录音,都是余阿姨做编辑的时候录的。不过余阿姨也很不幸,不幸的是她第一个想录的长篇杨乃武,因为严雪亭先生在文革期间遭受的不公平打击致使严先生身患重疾,那时已经不可能在拿起三弦重振当年弹词皇帝的风采了(惜乎惜乎!!若是严先生能留下全本杨乃武的话……可惜,现在只能可惜了。搜寻了很久,也不过找到6回杨乃武的分回。一代弹词皇帝居然没有留下一部长篇,可恨那个不要脸的上评当权者!!)余阿姨还有一个不幸的事情就是,她看着一个个老先生离去,有顾老老,有老夫子,有苏老师。
想起余阿姨回忆苏老师的情节,真是感人。苏老师和江老师录玉蜻蜓,录了三回书。苏老师和余阿姨商量,他再跑一个码头就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定定心心录长篇,你看啊来是?余阿姨当然答应了苏老师的要求,可是……那之后苏老师再也没有走进1197的录音室。这三回玉蜻蜓也成了他和江老师的最后的合作。想想居然看着那么多大师离开,余阿姨心里肯定非常难过吧。
现在想想苏老师退休前还要去跑马头,看看现在的说书先生,真的是日子过的太滋润了。居然说什么待遇太差?也不想想,当年解放前,老先生们为了生计,一天要说6付书场,夜里再说2个电台!!你们现在不过50不到,有些30左右,每天只说2个小时书,有什么资格整天抱怨?
看看现在电台里放的长篇,几乎都是60-63年,还有文革后的录音,明显的对比是,60-63年的录音都是那些老先生风头最健的时候。不论说表还是弹唱都数上乘。然而文革之后的录音明显能感觉到虽然老先生们是饱含热情,但是岁月不饶人,那个不堪回首的10年耽误了太多的东西了。如果没有那10年,或许严先生不会得那个和阿里一样的病,那么他肯定愿意把杨乃武录全;如果没有那10年,或许蒋老老可以录下蜻蜓尾巴白蛇头(而不是现在我们听到的白蛇尾巴蜻蜓头);如果没有那个10年,老夫子的张调可以唱的更加激昂;如果没有那10年,彬彬叔叔可以再多托几个朱阿姨的琴调唱片。如果没有那10年,后来的广播书场也不会没落到被壮阳药霸占时间!!!
万恶的10年!!!
曾几何时有个笑话,说那里的书都很好听,你可以听,严雪亭的杨乃武,蒋月泉的玉蜻蜓,张双档的十美图,周羽泉的文物香球,徐云志的三笑,大杨老师的西厢,还有超级下手苏似荫,万能下手朱慧珍,悲情女王徐丽仙,你想听什么就可以听什么。现在想想还真是如此……
星期三, 三月 21, 2007
说说唱唱
有可能这个栏目是1197的元老级栏目了,起码据我所知,我叔叔念书的时候就听说说唱唱了。据他诉说,当时他的记忆力惊人,凡独角戏听了一边大致都能复述到8-9分的样子。我小时候一直认为这是记忆力的关系,后来我明白了。这独角戏其实也和古人做文章一样,上下句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至于噱头,也有些模式可以套用。所以只要大体记住大致的情节基本上就能复述了。至于说唱么,因为还要有韵脚和上下句对仗的限制,所以记起来也更加容易一点。而优秀的滑稽艺人只是将那些模式融入整个独角戏里,每出噱头时让你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绝不会生搬硬套,为了放噱头而放噱头的感觉。这一点很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些唱滑稽的偏偏有落俗的感觉。俗倒也罢了,本来就是市井艺术,以前也是俗人看滑稽戏。有身价的人是从来不屑看的。可是非但俗,而且有些做作,非但做作,而且一直做作。以至于有时候他还没放噱头,下面老耳朵已经能说出他的噱头来了。感叹一下,这年头赚钱不见得难啊。一如噶亮,阿庆之流都能上主流媒体。这滑稽戏也算是没落得可以了。
顺便说说这些噱头的等级:
第一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回味一下还是觉得好笑
第二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想想,侧那,这种东西有什么好笑的
第三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想不起来这个噱头了
第四等的噱头,听客不笑,放噱头的一个人在台上笑
如今这滑稽界,能有第二等的笑也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第三等的笑估计蛮多,倒不是小可清高,于我看来,皆是第四等的噱头。
说到这个我一直比较喜欢的艺术不禁觉得忿忿然,所以写了点类似于葛叔叔的嘲讽。希望看官不要介意。
说说唱唱一直是以独角戏和说唱为主的。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17:30开始放的。一般来说一期节目放2-3个段子就没了。由于这个时间段比较尴尬,上学之后,这时间爸爸妈妈还没回家做饭呢,所以我是没什么权力听广播的,只能做功课。所以自从上学之后,就很少再听说说唱唱了,也无非只有礼拜六和礼拜天可以听听。一周只能听两次,所以更加显得珍贵了。当时的说说唱唱都是放姚周,杨张笑沈,双子辈的较多。筱声咪和大块头的节目由于贴近生活,一时也成为滑稽界的红人。可惜了筱声咪,若不是当年对老杨有不敬的举动,估计人滑还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有幸在上次电视看到杨华生专辑的时候,筱声咪还是作为老杨的弟子参加了活动,或许年纪大了,想的也穿了。美帝都能和我们合作,何况是师徒呢?一个是奔九的人,一个是奔八的人啦。
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1197后来会对说说唱唱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版(我暂且称之为改版吧)。本来我以为改版只是例行公事的换汤不换药。可是自从听了一期新版节目后我知道,那个熟悉的说说唱唱不可能再回来了。首先是新版主持的水平底下(对不起的是,我对于第一影响极差的东西,实在没有记忆力可言,所以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两个让我开始厌恶说说唱唱的主持人的名字),经常在节目里思想开小差。有时候会把节目放错,有时候会把艺人名字报错,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冷场。还有编辑的水平也开始下降,经常放些恶心人耳朵的节目。自那以后我就对这个节目没有任何好感了。所以在未来的很多年里我都没再听过说说唱唱(这是第一个由于人为因素,让我改变自己的收听习惯的事情),后来只是每逢新年1197的例行公事让我知道了,说说唱唱又改版了,说说唱唱换时间了,说说唱唱改名字了。但是我也没再怎么听过了。去年偶尔在星期六早上听到了笑笑乐翻天的星期五滑稽档案节目,虽然我对这个名字不怎么满意,不过想来估计他的前身就是说说唱唱。幸好他的星期五滑稽档案这个节目不错,经常拿些老唱片出来放放。有江笑笑,鲍乐乐,刘春山的唱片可以听。虽然那个女主持人声音不怎么好听,不过起码她还是认真去找材料的,没让1197那个庞大的仓库变成垃圾桶(当然我希望是主持人自己去找,而不是别人找好了,把节目写出来她只是走走场)。希望这个经常放老唱片的节目能够继续下去,不要再改版了,难得1197 改版出一个可以听听的节目,就让他的寿命长一点吧,虽然他的名字实在是难听,一点也没有他的先人那样通俗易懂,而且方便记忆。
另外说一下,听了老唱片我知道了,原来以前唱滑稽也是用苏州话说的,哈哈。听起来很亲切,比现在的苏北话好听多了。怪不得当初四马路也都是说苏州话,这话听起来确实是悦耳。
顺便说说这些噱头的等级:
第一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回味一下还是觉得好笑
第二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想想,侧那,这种东西有什么好笑的
第三等的噱头,听客听完笑,回家之后想不起来这个噱头了
第四等的噱头,听客不笑,放噱头的一个人在台上笑
如今这滑稽界,能有第二等的笑也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第三等的笑估计蛮多,倒不是小可清高,于我看来,皆是第四等的噱头。
说到这个我一直比较喜欢的艺术不禁觉得忿忿然,所以写了点类似于葛叔叔的嘲讽。希望看官不要介意。
说说唱唱一直是以独角戏和说唱为主的。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17:30开始放的。一般来说一期节目放2-3个段子就没了。由于这个时间段比较尴尬,上学之后,这时间爸爸妈妈还没回家做饭呢,所以我是没什么权力听广播的,只能做功课。所以自从上学之后,就很少再听说说唱唱了,也无非只有礼拜六和礼拜天可以听听。一周只能听两次,所以更加显得珍贵了。当时的说说唱唱都是放姚周,杨张笑沈,双子辈的较多。筱声咪和大块头的节目由于贴近生活,一时也成为滑稽界的红人。可惜了筱声咪,若不是当年对老杨有不敬的举动,估计人滑还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有幸在上次电视看到杨华生专辑的时候,筱声咪还是作为老杨的弟子参加了活动,或许年纪大了,想的也穿了。美帝都能和我们合作,何况是师徒呢?一个是奔九的人,一个是奔八的人啦。
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1197后来会对说说唱唱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版(我暂且称之为改版吧)。本来我以为改版只是例行公事的换汤不换药。可是自从听了一期新版节目后我知道,那个熟悉的说说唱唱不可能再回来了。首先是新版主持的水平底下(对不起的是,我对于第一影响极差的东西,实在没有记忆力可言,所以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两个让我开始厌恶说说唱唱的主持人的名字),经常在节目里思想开小差。有时候会把节目放错,有时候会把艺人名字报错,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冷场。还有编辑的水平也开始下降,经常放些恶心人耳朵的节目。自那以后我就对这个节目没有任何好感了。所以在未来的很多年里我都没再听过说说唱唱(这是第一个由于人为因素,让我改变自己的收听习惯的事情),后来只是每逢新年1197的例行公事让我知道了,说说唱唱又改版了,说说唱唱换时间了,说说唱唱改名字了。但是我也没再怎么听过了。去年偶尔在星期六早上听到了笑笑乐翻天的星期五滑稽档案节目,虽然我对这个名字不怎么满意,不过想来估计他的前身就是说说唱唱。幸好他的星期五滑稽档案这个节目不错,经常拿些老唱片出来放放。有江笑笑,鲍乐乐,刘春山的唱片可以听。虽然那个女主持人声音不怎么好听,不过起码她还是认真去找材料的,没让1197那个庞大的仓库变成垃圾桶(当然我希望是主持人自己去找,而不是别人找好了,把节目写出来她只是走走场)。希望这个经常放老唱片的节目能够继续下去,不要再改版了,难得1197 改版出一个可以听听的节目,就让他的寿命长一点吧,虽然他的名字实在是难听,一点也没有他的先人那样通俗易懂,而且方便记忆。
另外说一下,听了老唱片我知道了,原来以前唱滑稽也是用苏州话说的,哈哈。听起来很亲切,比现在的苏北话好听多了。怪不得当初四马路也都是说苏州话,这话听起来确实是悦耳。
星期二, 三月 20, 2007
滑稽王小毛
这个栏目前次刚写了一篇关于葛叔叔的博文。中心思想能够20年不变其风格倒是真真不容易做到的。如果是收听1197频率有年头的老听众都应该知道一个事实——1197除了一个栏目没有被调整过,其他所有的栏目统统调整过(说说唱唱非但档期被调整了,连名字都改掉了。笑声与歌声我都不知道改到哪里去了。刑警803名字没改可档期改了。即使是曾经收听率最高的广播书场也在三枪集团撤资后被调整地引起民愤,若不是一干听众联名上书,或许现在的早晚7点档都听不到评弹了。还有很多节目撤了又上,上了接着撤……),可只有一个栏目从开播至今的20年时间里始终没有被调整过,早上6:30,晚上18:00始终从半导体里都能听到“笑也是乐,乐也是笑……”不得不感叹滑稽王小毛真的是牛X!葛叔叔真的是强权!
我曾经认证的统计过,王小毛从开播到现在所有王小毛的扮演者,数量真是惊人。从一开始的姚老师的二公子勇儿,然后是杨华生从文化宫捡来的宝贝王汝刚,再之后沈荣海,林锡彪,钱程,这些是比较长期的。还有临时客串和偶尔为之的,像杨一笑(我记得好像只做过一期),小翁双杰,还有苏州的张克勤,当然葛叔叔自己也做过王小毛(这个一般人不知道,估计老耳朵能听出来)。这里面个人感觉最好的是姚勇儿(可惜没做几期就去澳门开饭店了),借着王小毛奠定上海滑稽小字辈一哥地位的是王汝刚,可惜了钱程,虽然是录制王小毛最多的演员,可惜好像达到当年王汝刚的地位,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
接着说说王小毛女朋友佩佩的演员。其中历时最久的是张双勤老师的弟子顾竹君。她几乎和上面所有的王小毛谈过恋爱。不过最近几年她已经淡出了这个栏目,估计是外面瓦轮蛮多的,来不及录了。她之后的扮演者是骆文莲,真搞不懂美娟去演佩佩,哪能会被葛叔叔想出来的。骆女士之后的佩佩我也没什么影响了,最近听了一期,名字叫王慧的演员。凭着记忆开始搜寻,滑稽界有没有个叫王慧的。想了半天没想起来,只知道上评有个和说书的叫王慧,难道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滑稽戏都要叫说书的来唱?为什么说书那么喜欢去唱滑稽?曾几何时葛叔叔专门弄了个听众大讨论,征求大家意见王小毛是不是要结婚?还真有好事者,每个礼拜写信给葛叔叔。那是的王小毛信箱里读的信都是主张结婚和反对结婚的大辩论。想想至于吗?听众们也不想想,葛叔叔要是打算让王小毛结婚,老早就接了。一直没这行动么就是王小毛是根本不会结婚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讨论?你们也不想想,王小毛是虚构的人物,要是他和正常人一样了,要结婚了,那么是不是还要安排他生孩子?是不是还要安排王妈妈逝世?还要安排王小毛离婚?还要安排王小毛包二奶?艺术就是艺术,别那么当真。由此对于葛叔叔的愚民手段实在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最后一个就来说说王妈妈了。老实说,我听王小毛最喜欢听王妈妈的——仅限于吴媚媚老师的王妈妈。吴老师的王妈妈实在是深入人心。把一个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江北老太太刻画地入木三分。这个脚色就想英烈里的吴大海,筱丹桂里的金宝宝,对于剧情发展来说并没有什么很主要的作用,但是缺了他们你会觉得没意思。可惜的是吴老师毕竟年纪大了,近年来已经不再录制节目了。吴老师之后的扮演者没有一个能达到吴老师的高度。能把一个老太太演那么绝,真是感叹那些旧社会的老滑稽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说说葛叔叔吧。也为了解答斯蒂芬尼和飞嫂的问题。葛叔叔名字叫葛明敏。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经做过几年老师,后来说个阵子相声,机缘凑巧进了1197。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一天不知道那个神经搭错了,就弄了个滑稽王小毛出来。现在的葛叔叔凭着王小毛已经是全国10大金话筒了,还是现在1197的副总监制。几乎1197所有的节目后面都能听到葛叔叔的名字,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副总监制是干嘛的,因为我每天听1197,每天都能听到主持人口误,或者播放录音失误的事情。难道监制就挂个名?还是习习说的对,监制和太监说到底是一个部门的!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很认真的听过王小毛了,究其原因么,一者现在娱乐多了,二者么王小毛实在是炒冷饭。那个10多年前的节目还拿出来放。放来放去就这么点东西,太缺乏新意了。我倒更加愿意听葛叔叔的王小毛信箱,听听葛叔叔抱怨抱怨社会,讽刺讽刺社会,挖苦挖苦楼上的小李,弄堂口的王阿姨,隔壁头的张好婆……然后读读20年如一日的听众来信,最后送送王小毛纪念卡(还是他亲笔签名的)。最近在电视里看到葛叔叔了,明显比原来胖了,看来事业有成的男人大都会胖,怪不得我最近一直背运呢,我比原来瘦了,作孽啊……
我曾经认证的统计过,王小毛从开播到现在所有王小毛的扮演者,数量真是惊人。从一开始的姚老师的二公子勇儿,然后是杨华生从文化宫捡来的宝贝王汝刚,再之后沈荣海,林锡彪,钱程,这些是比较长期的。还有临时客串和偶尔为之的,像杨一笑(我记得好像只做过一期),小翁双杰,还有苏州的张克勤,当然葛叔叔自己也做过王小毛(这个一般人不知道,估计老耳朵能听出来)。这里面个人感觉最好的是姚勇儿(可惜没做几期就去澳门开饭店了),借着王小毛奠定上海滑稽小字辈一哥地位的是王汝刚,可惜了钱程,虽然是录制王小毛最多的演员,可惜好像达到当年王汝刚的地位,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
接着说说王小毛女朋友佩佩的演员。其中历时最久的是张双勤老师的弟子顾竹君。她几乎和上面所有的王小毛谈过恋爱。不过最近几年她已经淡出了这个栏目,估计是外面瓦轮蛮多的,来不及录了。她之后的扮演者是骆文莲,真搞不懂美娟去演佩佩,哪能会被葛叔叔想出来的。骆女士之后的佩佩我也没什么影响了,最近听了一期,名字叫王慧的演员。凭着记忆开始搜寻,滑稽界有没有个叫王慧的。想了半天没想起来,只知道上评有个和说书的叫王慧,难道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滑稽戏都要叫说书的来唱?为什么说书那么喜欢去唱滑稽?曾几何时葛叔叔专门弄了个听众大讨论,征求大家意见王小毛是不是要结婚?还真有好事者,每个礼拜写信给葛叔叔。那是的王小毛信箱里读的信都是主张结婚和反对结婚的大辩论。想想至于吗?听众们也不想想,葛叔叔要是打算让王小毛结婚,老早就接了。一直没这行动么就是王小毛是根本不会结婚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讨论?你们也不想想,王小毛是虚构的人物,要是他和正常人一样了,要结婚了,那么是不是还要安排他生孩子?是不是还要安排王妈妈逝世?还要安排王小毛离婚?还要安排王小毛包二奶?艺术就是艺术,别那么当真。由此对于葛叔叔的愚民手段实在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最后一个就来说说王妈妈了。老实说,我听王小毛最喜欢听王妈妈的——仅限于吴媚媚老师的王妈妈。吴老师的王妈妈实在是深入人心。把一个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江北老太太刻画地入木三分。这个脚色就想英烈里的吴大海,筱丹桂里的金宝宝,对于剧情发展来说并没有什么很主要的作用,但是缺了他们你会觉得没意思。可惜的是吴老师毕竟年纪大了,近年来已经不再录制节目了。吴老师之后的扮演者没有一个能达到吴老师的高度。能把一个老太太演那么绝,真是感叹那些旧社会的老滑稽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后说说葛叔叔吧。也为了解答斯蒂芬尼和飞嫂的问题。葛叔叔名字叫葛明敏。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曾经做过几年老师,后来说个阵子相声,机缘凑巧进了1197。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一天不知道那个神经搭错了,就弄了个滑稽王小毛出来。现在的葛叔叔凭着王小毛已经是全国10大金话筒了,还是现在1197的副总监制。几乎1197所有的节目后面都能听到葛叔叔的名字,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副总监制是干嘛的,因为我每天听1197,每天都能听到主持人口误,或者播放录音失误的事情。难道监制就挂个名?还是习习说的对,监制和太监说到底是一个部门的!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很认真的听过王小毛了,究其原因么,一者现在娱乐多了,二者么王小毛实在是炒冷饭。那个10多年前的节目还拿出来放。放来放去就这么点东西,太缺乏新意了。我倒更加愿意听葛叔叔的王小毛信箱,听听葛叔叔抱怨抱怨社会,讽刺讽刺社会,挖苦挖苦楼上的小李,弄堂口的王阿姨,隔壁头的张好婆……然后读读20年如一日的听众来信,最后送送王小毛纪念卡(还是他亲笔签名的)。最近在电视里看到葛叔叔了,明显比原来胖了,看来事业有成的男人大都会胖,怪不得我最近一直背运呢,我比原来瘦了,作孽啊……
星期一, 三月 19, 2007
小说连播
最近老年痴呆的症状越发明显,明明早上听过的葛叔叔开场白,居然到了上班的时候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不得不感叹自己真是没治了。
于是乎把自己msn上的名字修改了,引得友人斯蒂芬尼前来询问葛叔叔是谁。关于这个问题飞嫂也询问过,在此做一个说明。葛叔叔者,葛叔叔也。呵呵,和没解释一样。不过这倒是勾起了我老年痴呆的又一症状,开始回忆从前的事情了。
葛叔叔的王小毛是1197的名牌节目了,想当年听王小毛的时候,我连学都没上,不曾想前阵子看电视,居然电视里说王小毛叔叔已经20岁了。感叹啊,岁月匆匆(关于王小毛的回忆放在以后)。说起1197么,要说的实在太多了。
从前的小孩说实话没什么东西玩,不像现在有游戏机,有电脑。从前也就无非玩玩真人版的街霸(就是两个人对打),还有么看看动画片。我小时候么,家里潦倒得很。没有什么玩具,那电视机也由于居住环境和隔壁是个工厂的关系,信号实在是差(那时候没有线电视,所以电视机的天线是很有用的)。所以外婆的那个老爷半导体(这个东西我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半导体,不过他对我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我后来把家里的红灯牌收音机,还有sharp音响都称之为半导体)是我唯一的喜好。
外婆祖籍盐城,所以没事就听淮剧。我小时候的任务就是听到半导体里有则快拉快的东西,就赶紧跑去给外婆听。那时的外婆虽然年纪大,不过腿脚很是俐落。所以她也不停下来手上的活,不过总是很欣慰地笑笑,然后说:“宝宝啊,你拿去听吧。”
我听这话犹如拿着圣旨一般,于是乎这半导体好似就是我的专利了。我很喜欢那时候的电台,那是的电台很干净,几乎不放什么广告。节目都是30分钟的一档,或者1小时一档。一档连着一档,很紧凑。更加不会有什么前列腺保养,壮阳广告的恶心玩意儿。
那时的乐趣是从下晚昼开始的,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连着听几档栏目的。最早热衷于小说连播。第一个听的是飞龙传,是由刘兰芳老师开讲的。讲的是赵匡胤传奇,我基本上每天都听的,甚至于一天听两边(由此可见那时候确实没什么好玩的东西)。至于为什么会喜欢听么,老实说我也回答不了,只是听着觉得蛮好玩。后来听了单田芳的三侠五义,就开始越发不能收拾了。老实说,这三侠五义真是他妈的长。从展昭被封御猫开始到五鼠闹东京,然后白玉堂三闯铜网阵,白玉堂命丧冲霄楼,然后小武义出仕,大破铜网阵,再后来和尚道士一大群,你打我,我打你,反正这东西我从学龄前开始听,一直听到小学差不多毕业,才全听完。
或许连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东西还让我认识了一个同道中人。上小学一年级吧,有一次上课,由于老师失误,使得原来安排好的一堂课变成了自修课。一年级能自修什么呢?无非就是噶三户咯。说来惭愧,小时候我也不怎么喜爱说话,看着别人说的兴起,我也只是傻傻的看客罢了。只是觉得一间教室乱哄哄的,就和以前家门口的自由市场(这称呼现在没了,其实和小菜场差不多,不过还是有区别的,小菜场是有门的,下班以后卷帘门会拉下,自由市场什么都没有,都是摆滩头的,收摊以后就剩下菜皮什么的啦)差不多。“三手真人刘道通……”这一声总算我还听得真切。难道说书的还上教室来了?于是乎冲着声音寻去,有一个胖胖的男孩正说的兴起呢,周围的人也听得够专注的,呵呵,不觉笑笑。原来还有同好来着。幸好我们只隔着一条走到,离远了我还真听不到他说话。我看着他笑笑,随口应了声“九天真人马道元”,这东西就和土匪对暗号差不多。小胖听着真切,不禁冲我也笑笑“你也听?”“嗯……”
就这么简单两句对话,交上了我第一个朋友,后来受他连累,走上了卖场的道路……
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老西门,想来好几年前了。没有从前胖了,脸上多了些沧桑(倒不是我瞎说,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马兄,不知现在如何啊?
于是乎把自己msn上的名字修改了,引得友人斯蒂芬尼前来询问葛叔叔是谁。关于这个问题飞嫂也询问过,在此做一个说明。葛叔叔者,葛叔叔也。呵呵,和没解释一样。不过这倒是勾起了我老年痴呆的又一症状,开始回忆从前的事情了。
葛叔叔的王小毛是1197的名牌节目了,想当年听王小毛的时候,我连学都没上,不曾想前阵子看电视,居然电视里说王小毛叔叔已经20岁了。感叹啊,岁月匆匆(关于王小毛的回忆放在以后)。说起1197么,要说的实在太多了。
从前的小孩说实话没什么东西玩,不像现在有游戏机,有电脑。从前也就无非玩玩真人版的街霸(就是两个人对打),还有么看看动画片。我小时候么,家里潦倒得很。没有什么玩具,那电视机也由于居住环境和隔壁是个工厂的关系,信号实在是差(那时候没有线电视,所以电视机的天线是很有用的)。所以外婆的那个老爷半导体(这个东西我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半导体,不过他对我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我后来把家里的红灯牌收音机,还有sharp音响都称之为半导体)是我唯一的喜好。
外婆祖籍盐城,所以没事就听淮剧。我小时候的任务就是听到半导体里有则快拉快的东西,就赶紧跑去给外婆听。那时的外婆虽然年纪大,不过腿脚很是俐落。所以她也不停下来手上的活,不过总是很欣慰地笑笑,然后说:“宝宝啊,你拿去听吧。”
我听这话犹如拿着圣旨一般,于是乎这半导体好似就是我的专利了。我很喜欢那时候的电台,那是的电台很干净,几乎不放什么广告。节目都是30分钟的一档,或者1小时一档。一档连着一档,很紧凑。更加不会有什么前列腺保养,壮阳广告的恶心玩意儿。
那时的乐趣是从下晚昼开始的,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连着听几档栏目的。最早热衷于小说连播。第一个听的是飞龙传,是由刘兰芳老师开讲的。讲的是赵匡胤传奇,我基本上每天都听的,甚至于一天听两边(由此可见那时候确实没什么好玩的东西)。至于为什么会喜欢听么,老实说我也回答不了,只是听着觉得蛮好玩。后来听了单田芳的三侠五义,就开始越发不能收拾了。老实说,这三侠五义真是他妈的长。从展昭被封御猫开始到五鼠闹东京,然后白玉堂三闯铜网阵,白玉堂命丧冲霄楼,然后小武义出仕,大破铜网阵,再后来和尚道士一大群,你打我,我打你,反正这东西我从学龄前开始听,一直听到小学差不多毕业,才全听完。
或许连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东西还让我认识了一个同道中人。上小学一年级吧,有一次上课,由于老师失误,使得原来安排好的一堂课变成了自修课。一年级能自修什么呢?无非就是噶三户咯。说来惭愧,小时候我也不怎么喜爱说话,看着别人说的兴起,我也只是傻傻的看客罢了。只是觉得一间教室乱哄哄的,就和以前家门口的自由市场(这称呼现在没了,其实和小菜场差不多,不过还是有区别的,小菜场是有门的,下班以后卷帘门会拉下,自由市场什么都没有,都是摆滩头的,收摊以后就剩下菜皮什么的啦)差不多。“三手真人刘道通……”这一声总算我还听得真切。难道说书的还上教室来了?于是乎冲着声音寻去,有一个胖胖的男孩正说的兴起呢,周围的人也听得够专注的,呵呵,不觉笑笑。原来还有同好来着。幸好我们只隔着一条走到,离远了我还真听不到他说话。我看着他笑笑,随口应了声“九天真人马道元”,这东西就和土匪对暗号差不多。小胖听着真切,不禁冲我也笑笑“你也听?”“嗯……”
就这么简单两句对话,交上了我第一个朋友,后来受他连累,走上了卖场的道路……
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老西门,想来好几年前了。没有从前胖了,脸上多了些沧桑(倒不是我瞎说,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马兄,不知现在如何啊?
订阅:
博文 (Atom)
辛丑年辛卯月壬戌日(二月初三)
大晴天了,好天气。 出了正月了,老法里认为过年也正式结束了。 先说一说Surface Pro X的事情。 很奇怪,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就不能更新了,每次接收到更新推送之后就说更新失败。 然后网上根据错误代码找各种解决方式,自行解决无果。 接着就是打微软客服,希望他们能解决。 第...
-
实在郁闷,居然体会了一下重新写文章的感觉,第一次写眼看就要完成了,居然死机了!!!万恶的电脑!!! 很多我的同学都认为我是从小就喜欢听评弹的,其实么,趁着写博客来纠正一下错误的观点。我是从初中开始听评弹的。所以,可以说广播书场和星期书会是我所有收听栏目里听龄最短的。以至于我都没赶...
-
大晴天了,好天气。 出了正月了,老法里认为过年也正式结束了。 先说一说Surface Pro X的事情。 很奇怪,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就不能更新了,每次接收到更新推送之后就说更新失败。 然后网上根据错误代码找各种解决方式,自行解决无果。 接着就是打微软客服,希望他们能解决。 第...
-
好与不好夹杂,但是没下雨 妈妈的不良毛病应该是很明显遗传给我了,今天下午看天气不是很好,闷热。天气预报上也有说要下雨,但是我断定不会下雨,为什么呢?因为我身体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具体表现就是不想睡觉。然后到现在为止果然还没下雨,这个毛病俗称“发阴天”,比天气预报都灵。 昨天...